妙用作文72法 - 学习笔记 - 目录

第六十一法 外形描绘法(状物)

佳作一 我心爱的小闹钟 - 胡文惠

我有一个小闹钟,那是去年期末考试后爸爸送给我的奖品。它就像我的朋友似的,时时提醒我起床、上学、睡觉等,我非常喜欢它。

小闹钟的外形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子,你看它那圆溜溜的脑袋,大大的耳朵,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,看一眼就让人忍不住想笑。可它偏偏一本正经地坐在那儿,小巧的鼻子挺立着,稍稍噘起来的粉嘟嘟的小嘴巴,额头上还有一颗红红的五角星,可爱极了,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。它的脚和手雪白雪白的。它还抱着一个大圆球呢。难道它一个足球爱好者吗?

小闹钟不仅外形漂亮,用处也不小。它的背后有一条细长的尾巴,旁边还有两个黑色的旋钮。左边的是调节闹铃时间的,右边的是调节钟表时间的。一按额头上的按钮就“嘟嘟”地叫唤个不停,像是在催我早起呢。

小闹钟是我的好伙伴。因为它为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,还时刻督促着我努力。每当我的作业没有完成,就去玩时,它就会把脸绷得紧紧的,好像在说:“要先完成作业!”每当我看电视看到夜深人静的时候,它又在告诫我:“不要看了,明天还得上学呢。”就这样,我的生活被它安排得井井有条。

我爱我的小闹钟,因为它是我最贴心的好朋友。

佳作二 荷花 - 马静雅

春去夏来,一些花儿在炎热的夏天里枯萎了。这时,荷花开始争先恐后地从翡翠般的大圆盘中冒了出来,开出一朵朵迷人的花朵。

大雨过后,碧绿的荷叶上点缀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,似珍珠,似钻石,发出耀眼的光芒。这时,荷花显得格外迷人。

荷花的形状千姿百态。有的昂首怒放,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;有的只展开两三片花瓣儿,像个害羞的小姑娘;有的还是花骨朵儿,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。一只只蜻蜓在荷花上飞来飞去,好不热闹。路边的行人看到如此美丽的荷花,不禁驻足观赏,啧啧赞叹。

一阵微风吹来,一池的荷花开始翩翩起舞,像天上的仙女。风过了,荷花停止了舞蹈,站在阳光下,像一位矜持的淑女。

当荷花的花瓣脱落,一个个碧绿的莲蓬便展现在了我的眼前。人们哼着小曲,摇着小船,在荷花池中穿来穿去。人们摘下莲蓬,嘴里还嚼着一颗颗清凉解暑、营养丰富的莲子,让人看着直眼馋。

我爱荷花,因为它朴素、诚实,用自己的身体把周围的环境点缀得格外美,它的清香沁人心脾。

佳作一 薄荷赞 - 乔彦博

自古以来,不乏文人墨客赞梅、咏松、颂竹,但鲜有人写薄荷的,我今天在这儿要好好赞一赞这没有树高没有花艳的薄荷。

薄荷的生命力极其强,随便折一些根茎,插入土壤,就可以存活。横生于地下的根须不多久便生出密密麻麻的小芽,待些时日就茂密的一大丛了,最高时能有一尺半高。它不像其他名贵的花卉植物一样需要精心呵护、培育。对于薄荷,不要刻意照料,只需要每天浇一些清水灌溉即可,夏末开花,金秋结果,直到深冬,薄荷才渐渐枯萎,死去。可到来年春天,几场春雨过后,它又再一次苏醒,节节拔高。

薄荷求于人的只是随性的几瓢清水,但给予人很多。

四溢的清凉芬芳,随风飘进屋子,驱蚊避虫,因为阳台上的两株薄荷,我已好几年不受蚊虫叮咬之苦了!薄荷香还能渗透,我习惯用食指拇指并拢掐叶尖尖,掐过之后,其香味一直缭绕在指尖,久久不散,闻之后提神醒脑,不仅写文背书事半功倍,还能让人保持清醒与乐观。

薄荷幼嫩茎叶可作菜食,适量食用有助于睡眠。它还与芫荽并称为香菜,用来辅以主菜,增添主菜的色、香、味、意、形、养。让主菜更加清爽可口,秀色可餐。薄荷还可以制作成饮品,采摘几片嫩叶尖,温水冲泡,饮之生津止渴,驱困解乏,养心明目。

薄荷不但可以食用,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。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,全草皆可入药,治感冒发热喉痛,头痛,目赤痛,肌肉疼痛,皮肤风疹瘙痒,麻疹不透等症,此外对痈、疽、疥、癣、漆疮亦有效。薄荷含有薄荷醇,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,可缓解腹痛、胆囊问题,如痉挛,还具有防腐杀菌、利尿、化痰、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。

如此神奇的小草,虽没有玫瑰的艳丽、牡丹的高贵,也没有梅、松、竹的傲骨和高大伟岸,但那一抹淡雅清香,醇醇的,柔柔的,沁入心脾,令人心旷神怡,神清气爽,犹如在这人世间许许多多的普通人。他们低调但不贫瘠,他们平凡而不平庸,他们奉献给人们的是粉身碎骨的大爱大善。

让我们像薄荷一样,书写这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!

佳作二 黑色战将——蟋蟀 - 孙龙飞

一身黑亮的盔甲,一对长长的触角,加上又尖又细的尾巴,组成了可爱的黑色战将——蟋蟀。

我十分喜爱小昆虫,特别是这些可爱的黑色战将——蟋蟀。每到秋天,我便想方设法“搞”上几只,宝贝似的养起来。这不,星期天,同是昆虫迷的表哥特地给我捎来一对蟋蟀,把我给乐坏了!

看,它们浑身上下穿着又黑又亮的盔甲,显得威风凛凛!头上一对长长的触角(比它的身子还长呢),不时进行360度全方位“搜索”。最有意思的是它的三对腿,一对比一对长,一对比一对粗,最后面的后腿不仅又粗又长,而且还长着许多小刺,让人看了不禁有点儿心寒。是公的,还是母的呢?我细细观察蟋蟀身体后面那几根“天线”——“一根,两根!”耶!只有两根尾巴,它们是公的。(母的中间还有一根,呈“山”字形)

蟋蟀生性脾气暴躁,两只公蟋蟀一见面,气就不打一处来,弄不好马上开战,好像它们这一身战甲真的专门是为打架而准备的。这不,我刚想找个罐,好让它们各得其“所”,里面已经“战火纷飞”了。

只见它们身子往后一坐,浑身抖动,开始向对方示威,还不时叫上几声,像是在为自己壮声势。紧接着,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对方,咬得不可开交。12条腿在地上蹬来蹬去,移动迅速,以至于我根本看不清它们是怎么动腿的。动作敏捷的蟋蟀,忽进忽退,忽左忽右,斗得“不亦乐乎”,这正是它们斗智、斗勇、斗体力的关键时刻。

终于,有一只坚持不住,败下阵来,夺路而逃。胜利者得意地叫了几声,不知道它是想扩大战果,还是意图根除后患,它又乘胜追了过去。看来,要“刺刀见红”了,一直紧张而又兴奋地关注“战局”的我赶紧出手,把战败的蟋蟀救了出来。化解了一场血腥的“屠杀”。

听表哥说,蟋蟀又叫蛐蛐,还有人叫它“促织”。有这么怪的名字吗?这可难倒了我这个蟋蟀“研究专家”。赶紧考证!原来,蟋蟀一叫,就意味着秋天到了,就像在催促赶快织布做衣,准备过冬呢!小小的蟋蟀还有这种本事呀!真是“蟋蟀”不可貌视,海水不可斗量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