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体验五要素具体是指:战略层、范围层、结构层、框架层、表现层。
具体的含义就是:
这五个要素给产品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,这个框架是自下而上而建设,每个层面都是由它下面的那个层面决定的,表现层由框架层决定,框架层建立在结构层的基础上,结构层的设计基础来源于范围层,范围层则是根据战略层来制定的。随着层面的上升,我们要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具体。
每个层级研究的内容不一样,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,具体每个层级应该得到什么结果如下:
战略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,用户需求是什么,产品目标是什么,能带来什么商业价值。可以通过行业分析、市场分析和用户研究来得到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。
当然这一部分的主要工作是由产品经理去完成的,设计师只需要知道最终的结果。
范围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,将战略层的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转变成具体的内容和功能,同时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。可以通过竞品分析和需求分析来确定功能范围和优先级。
这一部分主要工作由产品经理完成,设计师也只需要了解最终的结果。
结构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梳理出产品功能的信息框架,按照功能的优先级排出哪些优先展示,哪些页面该展示哪些功能,展示的顺序是什么,并且梳理出大致流程,完成基本的交互流程。
这一部分由产品经理完成,设计师可以协助参与。
框架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细化页面的信息框架,主要涉及到的就是界面设计、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。界面设计就是应该选择怎样的组件、组件怎么排版。导航设计就是将整个产品的界面串联起来,引导用户跳转。信息设计就是将界面中信息有效的组织出来,包括用户需要输入的信息和系统提示给用户的信息,都是经过设计之后,简单明了的传达给用户。
这一层的工作变得具体详细起来,要思考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是否用的方便,前后逻辑是否清晰,最终是交付出一个线框图,也就是低保真的原型图。
这一部分是由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共同完成。
表现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视觉设计去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目标,例如依据产品的目标、用户的需求来确定产品的调性,利用颜色、空间等来区分功能的优先级等等。具体的设计包括了整体风格、主题颜色、字体大小、图标风格、控件样式等等。
这一层就是设计师主要发力的层面,依据另外四个层面的结论,去完成设计。
了解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设计有理有据,让我们的设计更加有目标和方向,让我们的设计更加有价值。